我的網誌清單

網頁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猴子的故事(轉貼)

猴子的故事
全世界科學界吵了幾十年的老故事:「幸島的一百隻猴子」。
話說,在日本宮崎縣有座非常迷你的島嶼:幸島(Koshima)。
幸島上啥都沒有,只有一條快要乾枯的小溪與一群日本猿猴。
約當六十年前,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跑去幸島上觀察這群猴子的一舉一動,因為怕這群死猴子挨餓,所以研究人員還種了一些蕃薯給猴子吃。
後來幸島上的猴子們發現蕃薯可以吃,但是蕃薯上頭的泥巴實在很討厭,所以猴子們在吃蕃薯之前就會用手來拍落蕃薯上頭的泥巴。
不過某一天,有一隻芳齡一歲半的聰明小猴子突然發現用清澈的溪水可以洗淨蕃薯上的泥巴。
於是乎,幸島上其他猴子也很快學會這一招,漸漸的幸島上的85%猴子從此就改用溪水來洗淨蕃薯,但還是有15%的猴子卻始終不願意學習這招。
後來幸島唯一的小溪乾枯了,於是又有一隻聰明的小猴子發現用海水來洗蕃薯,滋味似乎也不錯!
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幸島上85%猴子又全部學會這招!
接下來就是這個故事的重點了!
大家要專心聽好!
當幸島上出現「用水洗蕃薯」的猴子時,居然在幸島200公里之外的大分縣猴子也莫名其妙地學會這招。
您要知道大分縣的猴子跟幸島的猴子根本沒機會見著面、牠們也不可能寫信、發噗浪、傳真或是MSN,但是這兩群毫不相干的猴子居然在同一時間學會了「用水洗蕃薯」!
為甚麼一隻小猴子用水洗蕃薯的「個別行為」最後會穿越時空,傳播到遙遠的地方之外、成為一種「集體行為」呢?
日本經營顧問之神:船井幸雄於是就對大家開示了起來。
船井幸雄說:「只要是對的信念,這種無形的力量就可以匯聚成為一個很大的正向能量!只要團隊中有任何一個人願意率先行動,他就可以在人群中產生示範作用,在無形中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去影響絕大部分的人,就像幸島上那群猴子一樣!」
當然船井幸雄並不是宗教家,他可是日本經營顧問之神呢!
他絕對不能講一些沒有數據佐證的形而上言論,為此船井幸雄也特別提出一個非常精準的「7-11數據:任何新觀念推廣,起初只要有 7% ~ 11% 的人願意接受與認同,等到臨界點來臨時,就會出現驚人進展與質變!」
「幸島的一百隻猴子」這個故事明明白白地揭示一個重要觀念:「整體文化的變遷往往始於個體行為的變化!」
這個觀念就是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小看自己,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屁、是坨屎、而喪氣地放棄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所有潛能!
或許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請務必相信心的力量可是無遠弗屆!
一顆善念的種籽就可以創造出一整片森林,任何人都千萬不能小看自己!
大家忽略掉這故事還有另外一個超級大重點:幸島上依舊有15%的猴子自始至終、不願意學習「用水洗蕃薯」這招!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非常哀怨地發現這僅佔15%「堅持抗拒改革」的猴子居然全部是公的,而且年齡全部都超過12歲。
如果我們用人類年齡來換算的話,這群猴子就是相當於人類的45歲。
更糟糕的是:這群猴子居然全部都是猴子群裡有權有勢的領導階層。
提醒大家將來有權勢時,不要成為冥頑不靈的那 15% 老猴子呦!
共勉之~

女兒,回家幫媽買袋麵包,好嗎?(轉貼..必讀好文)

女兒,回家幫媽買袋麵包,好嗎?(轉貼..必讀好文)
這是篇來自對岸的真實故事。
那天是週末,春日的黃昏有新搾橙汁的顏色與氣息。

老早說好了要和朋友們去逛夜市,母親卻在下班的時候打來了電話,聲音裡是小女孩一般的歡欣雀躍:「明天我們公司去踏青,你下班時幫我到提拉米蘇麵包坊,買一袋椰蓉麵包,我帶著中午吃。」

「踏青?」我大吃一驚,「啊,你們還去踏青?」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絕,「媽,我跟朋友約好了要出去,我沒時間。」跟母親討價還價了半天,她一直說:「只是買一袋麵包,快得很,不會耽誤你.....」最後她都有點生氣了,我才老大不情願地答應下來。

一心想著速戰速決,剛下班我就飛奔前往麵包店。但是遠遠看到那麵包店大樓,我的心便一沉,店裡竟是人山人海,排隊的長龍一直蜿蜒到了店外,我忍不住暗自叫苦。

隨著長龍緩慢地移動,我頻頻看錶,又不時踮起腳向前面張望,足足站了快二十分鐘,才進到店裡。我站得頭重腳輕、餓得眼冒金星,想起朋友們肯定都在等我,更是急得直跺腳。

春天獨有的暖柔輕風繞滿我週身,而在新出爐麵包薰人欲醉的芳香裡,卻裹著我將一觸即發的火氣。真不知道母親是怎麼想的,週休日不在家休息,還要去春遊,身體吃得消嗎?而且和公司同事出去玩,一群半老太太們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春遊,根本就該是小孩子的事嘛!媽都什麼年紀了,還去春遊踏青?

前面的人為了排隊次序爆出了激烈的爭吵,便有人熱心地站出來,統計每個人買的數量和品種,給大家排順序。
算下來我是第三爐的最後一個,多少有點盼頭,我鬆口氣,換隻腳接著站。

就在這時,背後有人輕輕叫一聲:「小姐。」我轉過頭去,是個不認識的中年婦人,我沒好氣:「幹什麼?」
她的笑容幾乎是謙卑的:「小姐,我們打個商量好嗎?你看,我只在你後面一個人,就得再等一爐。我這是給兒子買,他明天遠足,我待會還得趕回去做飯,晚上還得送他去補習班。如果你不急的話,我想,嗯......」她的神情裡有說不出的請求,「請問你是幫誰買?」

我很自然地回答她:「給我媽買,她明天也要踏青。」真不明白,當我回答時,整個店怎麼會在剎那間突然有了一種奇異的寂靜,所有的眼光同時投向我。有人大聲地問我:「你說你買給誰?」我還來不及回答,售貨小姐已經笑了:「哇,今天賣了好幾百袋,你可是第一個買給媽媽的。」

我一驚,環顧四週才發現,排在隊伍裡的,幾乎都是女人,從白髮蒼蒼到綺年少婦,每個人的大包小包,都註解著她們主婦和母親的身份。
「那你們呢?」
「當然是給我們小皇帝的。」不知是誰接了口,大家都笑了。

我身後那位婦女連聲說:「對不起!我沒想到,我真沒想到,這家店人這麼多,你都肯等,真不簡單。我本來都不想來的,是兒子一定要。一年只有一次的事,我也願意讓他吃好、玩好。我們小時候遠足,還不就是想著要吃零食?」

她臉上忽然浮現出神往的表情,使她整個人都溫柔起來,我問:「你現在還記得小時候遠足的事啊?」她笑了:「怎麼不記得?現在也想去啊,每年都想,哪怕只在草坪上坐一坐曬曬太陽也好,到底是春天!可是總沒時間。」

她輕輕嘆口氣,「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長大到你這種年紀的時候,才有機會吧!」原來是這樣,踏青並不是母親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內心深處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十年的心願。而我怎麼會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親的女兒啊。

她手裡的塑膠袋裡,全是飲料、雪餅、果凍等小孩子愛吃的東西。沈甸甸地,墜得身體微微傾斜,她也不肯放下來歇一歇,她向我解釋:「都是不能碰、不能壓的。」她就這樣,背負著她那不能碰、不能壓的責任,吃力地、堅持地等待著。

她的笑容平靜裡有著喟嘆:「誰叫我是當媽的?熬吧,到孩子懂得給我買東西的時候就好了!」她的眼睛深深地看著我,聲音裡充滿了肯定,「反正,那一天也不遠了。」

只因為我的存在,便給了她這麼大的信心嗎?我卻在瞬間想起我對母親的推三搪四,我的心,開始狠狠地疼痛。
這時,新的一爐麵包熱騰騰地端了出來,芳香像是原子彈一樣地炸開,我前面那位婦女轉過身來:「我們換一下位置,你先買吧。」

我一楞,連忙謙讓:「不用了,你等了那麼久。」
她已經走到了我的背後,已略顯蒼老的臉上明顯有著生活折磨的痕跡,聲調卻是只有母親才會有的溫煦和決斷:「但是你媽已經等了二十幾年了。」

她前面的一位老太太微笑著讓開了,更前面的一位回身看了她一眼,也默默地退開去。我看見,她們就這樣,安靜地、從容地、一個接一個地,在我的面前,鋪開了一條小徑,一直通向櫃檯。

我站在小徑的頂端,目瞪口呆,徘徊不敢向前。
「快點啊」有人催我,「你媽還在家裡等你哪。」

我怔忡地對著她們每一個人看了過去,她們微笑地回看我,目光裡有歲月的重量,也有對未來的信心,更多的,是無限的溫柔。剎那間,我明白地知道,在這一瞬間,她們看到的不是我,而是她們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女。

是不是所有母親都已經習慣了不提辛苦,也不說要求,唯一的、小小的夢想,只是盼望有一天,兒女們會在下班的路上為自己提回一袋麵包吧。

通往櫃檯的路一下子變得很長很長,我慎重地走在每一位母親的情懷裡,就好像走過了長長的一生,從不諳人事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終於讀懂了母親的心。

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不停的...流了下來...

工會法修正案6月1日三讀通過【2010/06/01 經濟日報】

工會法修正案6月1日三讀通過【2010/06/01 經濟日報】
立法院6月1日三讀通過工會法修正草案,未來勞工朋友在組織工會爭取勞動權益時,除大幅放寬團結權之限制外,對於雇主不當勞動行為,將透過勞資爭議處理法的裁決機制,落實工會幹部及勞工遭遇不當勞動行為之保障,以強化勞工團結權之行使。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勞委會成立後,即進行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及勞資爭議處理法之勞動三法檢討研修工作,以落實集體勞資關係之發展,期間歷經許多折衝、協商及努力,終獲朝野各界對工會法修正條文共識,實屬不易。
本次工會法修正條文共計49條,其中新增13條、刪除26條,主要修正目的即在解決現行工會組織發展的問題,例如限制部分勞動者之團結權行使、工會組織架構缺乏彈性、勞工團結權保障不足、工會財務管理機制未臻健全等多項問題。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勞保年金與國民年金之比較

勞保年金與國民年金之比較
1.給付(保障)項目 :
勞保 : 生育、傷病、醫療、失能、老年及死亡六種給付。
國保 : 老年、身心障礙、喪葬津貼
2.投保金額 :
勞保 : 分22級,職業工會18300,最高43900。
國保 : 目前是17280。基本工資。
3.投保對象 :
勞保 : 勞工或是具有勞工性質的人。
國保 : 25歲以上,65歲以下,沒有勞保、農保、軍公教保任何一種投保身分的人
4.投保單位 :
勞保 : 勞工的公司,職業工會。
國保 : 沒有投保單位。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肝臟有問題時的4個現象轉貼
> 肝臟有問題時,尤其得了肝炎,以下的4個現象.不可以有任何一個現象經常性的發作。
> 一、右上腹悶痛。
> 二、右後腰酸痛。
> 三、右肩感覺酸、麻、痛,甚至造成右手舉不起來。
> 四、小腿晚上睡覺時,容易抽筋。
> 肝臟出現問題時,我們的身體會產生的現象會有:肝臟像拳頭一樣,有正面,有背面,正面如果硬化、腫大,會擠到我們的肋間神經,肋間神經就會脹痛;如果在背後,會造成右腰酸痛。全身的筋,都由肝臟主管,晚上血液必須進到肝,若肝臟有問題,血液進到肝臟會比較困難,所以翻來覆去睡不著;血液好不容易進入肝臟,出去也相對的困難,全身的筋需要血來滋養,人在睡覺翻身的時後需要動,動就需要血液提供,血液不容易從肝臟出來,筋就會僵硬,僵硬過度就會抽筋。
> 肝臟不好,晚上睡眠品質會不好,翻來覆去不容易睡著;起床後口乾、口苦、口臭,刷牙時牙齦會流血。平常為食物沒有興趣,不吃不餓,吃一點點就有飽感;走路走個兩步小腿就會很酸,會感覺全身越來越疲勞,手腳也是越來越沒有力。
> 肝臟不好的人,腳會經常扭到,扭到了又好不了,不小心割傷了,傷口也不容易癒合。喜歡喝酒的朋友,忽然酒量減少了。 或是有久治不癒的皮膚病,週而復始好不了,都要注意肝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藍色緞帶的故事─(轉貼)


藍色緞帶

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像是某人很漂亮啦,工作能力很強啦,人緣很好啦,但我們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及自己的價值。

這也許是傳統教育下過度謙虛的表現,因為要嚴以律己,所以對自己的要求與批評就很多,期望也就過高,常常造成否定自己的心態;認為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夠好,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自卑感,失去了自信心,認為自己的存在沒什麼價值,因而活得非常消沉,甚至厭世。

有鑒於此,美國的布里居絲Helice Bridges 發起了一個叫做藍色緞帶的運動,希望能在西元二千年的時候,每一個美國人都能拿到一條她設計的藍色緞帶,上面寫著Who I Am Makes A Difference 也就是我可以為這個世界創造一些價值的意思,她處處散發這樣的緞帶,鼓勵大家把緞帶送給家人和朋友,謝謝這些在我們四周的人。

她也四處演講,強調每個人的價值。結果因為這些緞帶的傳送,引發了許多感人故事,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
其中有一個故事十分發人深省:有一次這位女士給了一個朋友三條緞帶,希望他能送給別人。這位朋友送了一條給他不苟言笑、事事挑剔的上司,他覺得由於他的嚴厲使他多學到許多東西,另外他還多給了一條緞帶,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給另外一個影響他生命的人。

他的上司非常的訝異,因為所有的員工一向對他是敬而遠之。他知道自己的人緣很差,沒想到還有人會感念他嚴苛的態度,把它當做是正面的影響,而向他致謝,這使他的心頓時柔軟起來。這個上司一個下午都若有所思的坐在辦公室裡,而後他提早下班回家,把那條緞帶給了他正值青少年期的兒子。

他們父子關係一向不好,平時他忙著公務,不太顧家,對兒子也只有責備,很少讚賞。那天他懷著一顆愧疚的心,把緞帶給了兒子,同時為自己一向的態度道歉,他告訴兒子,其實他的存在帶給他這個父親無限的喜悅與驕傲,儘管他從未稱讚他,也少有時間與他相處,但是他是十分愛他的,也以他為榮。

當他說完了這些話,兒子竟然號啕大哭。他對父親說:他以為他父親一點也不在乎他,他覺得人生一點價值都沒有,他不喜歡自己,恨自己不能討父親的歡心,正準備以自殺來結束痛苦的一生,沒想到他父親的一番言語,打開了心結,也救了他一條性命。這位父親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點失去了獨生的兒子而不自知。

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調整了生活的重心,也重建了親子關係,加強了兒子對自己的信心。就這樣,整個家庭因為一條小小的緞帶而徹底改觀。

一條藍色的緞帶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因為它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看到自己的價值。提醒我們要接受自關愛自己。我們是可以創造奇蹟、創造不同的人,不論我們是誰,都有這樣的能力。也只有如此,我才能看到這世界的美好、光明的一面,也才能生活得愉快,真正的去愛,去創造生命。

這條用E-mail 做的藍色緞帶送給你,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球,五個球是你的工作、 健康、 家庭、 朋友、 靈魂,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 工作 。
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